{我读道德经}六十九章:主客之道与哀者之胜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这章是老子用道家哲学阐释战争艺术的经典篇章。基于道家的贵柔哲学,道家在兵道上是怎么实践的呢?

一、原文注释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上古用兵的人曾说,打仗我方从不敢主动进犯而宁采取守势,从不敢进军一寸而宁退避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以此,战争虽迫在眉睫,但处于守势的人其军队看着好像都不用布阵,也不用鼓吹奋勇,甚至视敌人如不存在,自己手无寸铁。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没有比轻敌再大的祸患了,一旦轻敌,自身的优势将彻底丧失。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以此,两军对垒抗衡,受悲悯的一方可胜。

(注:不少版本抗兵相加为抗兵相若)

二、主客与守攻之道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章老子曾开宗明义阐明他对战争的厌恶,为何?因为战争在道家看来,其有违天道,且与“德”不兼容。关于战争与道的关系,将在三十章具体展开,此处不述。

何为主,何为客?

在老子这里,侵略的为主,被侵略的为客,更确切说,主动进攻者为主,迎敌防御者为客。而在兵家圣经的《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等之句,在孙子这里,侵入敌方的为客,被侵入的为主,攻为客,守为主。实则是同一个概念两种假设的不同理解,一个是基于战争力量的受力关系,一个是基于战争场地的所属关系。

为何不敢为主?
1、首先,我们再总结下道家贵柔哲学的原则。六十七章,老子说他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在道的哲学中,它提倡一个事物抑或一个生命因悲悯而变得勇敢,因俭约而变得博大,因谦让而变得拥戴;七十三章,老子更直接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贪险冒进的人与慎微保守的人相比,后者生存概率更大;七十六章,老子直接给出了背后他认为的本质,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所以,在道的柔哲学中,慈悲仁爱、朴素俭约、谦卑受让都是学道之人的生命准则,是不可能主动发起战争的,而且,在道家眼里,战争根本没有胜者,“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三十一章》),你看,即使战胜了,老子都是以丧礼来对待的。如此可恶的战争,怎么敢去主动发起?老子是很明显的反战主义者,非暴力主义者。这是第一个不敢为主。

2、其二,因为各种原因,战争还是发生了,被迫应战怎么办?比如吴子兵法中,吴子曾提战争所起的五种原因:“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

第一个不敢为主是基于道家的伦理哲学,战争反天道。第二个不敢为主就是道家的战术哲学,以守为攻。第二个不敢为主的以守为攻,在兵道上有几大显见好处:

1、道德伦理的舆论优势。侵略的一方在社会舆论上先天有劣势,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以什么名义杜撰战争理由,在人道主义上都很难获得国际支持;
 
 
2、正义战争的哀兵优势。被侵略的一方直接侵害了自身家园的利益,为了家庭为了亲人,很容易激发同仇敌忾的能量,哀兵的凝聚力更胜一筹;
 
 
3、诱敌深入的疲兵优势。借助主方求胜心切,又避其初战锋芒,战略退守,让攻的主方战线拉长,耗主锐蓄客哀,同时增加其补给难度,通过防御纵深消耗主方的实力也是以守为攻的一大常规战术;
 
 
4、以静制动的后发优势。在自己的主场作战,地利与人和是具备的,知己知彼的难度比主方小,比较适合以静制动,C项一旦奏效,后发的成功概率就很大。
中国历史上,以不敢为主的依守为攻堪为经典的战役有很多,众人皆知的是诸葛孔明与司马懿之间的五丈原之战,也就是诸葛一生的第五次北伐(三国演义里称为“六出祁山”),司马懿坚守不出,活活将孔明耗竭而死,变成三国的一个转折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战略退守到重庆,不敢为主的依守为攻,也是抗日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举措。

3、其三,不敢为主不光是只针对防守方,对进攻方也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对于战争的主方,也要不敢为主,这就是道的相对哲学,其反过来也可运用。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出军攻打宋国的围宋之役就是一场经典的主方不敢为主的战役。楚庄王围宋整整围了九个月,楚军最后为了让宋最后从楚,甚至开始在城外“筑室反耕”,最后逼得宋国无法只得诚服,这次战役是我国军事史上非常经典的一次兵临城下围而不攻,最终逼其诚服的战例,也正是这场战役震撼了中原国家,此即为楚庄王立威定霸。

通过以上,主客与攻守之道,其核心并不在于说面对战争,客方要消极退避、被动挨打,而还是贵柔的哲学特征:要处柔弱,不要硬碰硬,勇于不敢。不论主客,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以最小代价获得利于自己的结果是一个善兵之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贵柔的战争哲学与主客方无关,与攻守也无关。

三、轻敌之祸与哀者生也
老子对轻敌之祸为何看得这么严重?因为它犯了贵柔哲学的最大忌讳,勇于敢。

轻敌者的同义词就是贪险冒进,机会主义,是逞强好勇的代表,此即为坚强者死之徒,而道家是谨小慎微,保守主义,永远保持婴儿般初生状态的,此即为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柔弱者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弱小,激发起群体内部人人抱团取暖的求生力量,也唤起第三方天性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怀,换得得道者多助的局面。于是,在两军实力相若的情况下,一方借此获得更多的帮助,此消彼长,胜利的天平自然就倾向到哀的一方。

孙子在九地篇中也提到将军队“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从而“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来源,其背后正是老子的哀者胜的哲学逻辑。

但是,哀者胜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有假设前提的。中国历史上不少将领因为没理解哀者胜的前提最后导致大错,甚至杀生之祸的不在少数。

哀者胜的一个前提是两军相若,也就是实力相当的时候才是有效的。就像高手过招,首先要保证双方都不犯致命错误,双方拉锯,同时前提下,有一方通过手段也好,还是事实造就也好,成了哀者一方,那么哀者胜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这里,有个隐形的条件是,哀者需要的是生存的希望,而不是生存的绝望!如果将帅没有将兵士的生存希望激发出来,反倒最后让部队感到生存的绝望,那将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是全军崩溃,轻则纷纷作鸟兽散逃遁,重则反叛杀将邀功受降。

在中国历史上,哀者胜的正面例子是韩信的破釜沉舟,反例就是马谡的街亭失守。

2013-12-29 于尼积咖啡

@2013-12-30 14:11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