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吴王李恪

前几日花了两天加一个通宵看完了《贞观长歌》的下半部,堪称“执著”。在当今弱智肥皂剧充斥电视荧屏的时候,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老老实实欣赏的影视作品真的不多,但是人终有消遣闲时的时候,故年初央视大戏《贞观长歌》开播的时候毕竟还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一回。

《贞观长歌》描述的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登基皇位(也就是武德九年)到贞观二十三年这一段历史。总体来看,剧作尚算精良演员也算演得到位,尤其是唐国强扮演的李世民,在他自己的诠释之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李世民的英武、睿智,甚至狡诈,唐国强版李世民的特点就是感情比较丰富,对爱妻、子女、功臣都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剧中唐国强扮演的李世民曾数度抹泪。

不过,央视在播完40集之后,不知何故不播了,这真倒让我稍稍牵肠了一把,倒不是因为真如吴子牛自己吹嘘的那般精彩好看,而仅仅是为了一个人,一个剧中人的命运,一个悲情王子的悲情演绎,他就是吴王李恪。

所以说《贞观长歌》哪一点最吸引我驻足观看而且最终把它看完的话,无疑是聂远扮演的三皇子吴王李恪了。理由有二:

一、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吴王李恪在历史上本就是个不同寻常之人。他是大唐之初极为卓越的一位王子,乃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其母杨妃是隋朝末代君王杨广之女,身流隋唐两朝皇族血脉,中国历史上最高贵的出生或许也就莫过于此了。史书上称李恪有文武之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太宗几个儿子在大臣以及百姓中的威望也属李恪最高,但正是这样的一位皇子,最后继承不了大统不说,最后还被长孙无忌因忌其才而被诬陷至死,临刑时李恪还大呼曰: “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李恪一死从此“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成了大唐三百年最为悲情的一位王子。

 
二、李恪的扮演者聂远演得真的非常出色,也是相当的传神,无论言行,一举手一投足把导演眼里这位王子的崇贵大气,志锐锋芒,英武胆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聂远这个李恪的胆识锐气、为爱性情最为让观众印象深刻,让人动容钦佩。
剧中吴王李恪有四段场景最为让我唏嘘不已:more
第一个场景当为剧初时的一段,还身为蜀王的李恪凭着其才智和一身胆气,孤身一人深入颉利大营与颉利谈判。当他义正严词、傲而不群地立于颉利大营之中,英气逼人地对颉利伸出一根手指“就是一千担粮食五百匹布帛”之时,恍如历史真人重现,其胆略与大气颇为让人折服!

 
第二个场景应为李恪被唐太宗委以修渠征粮,而征粮实质上征得是皇公贵戚豪门大族的粮,阻力极大,最后他拿李世民之弟李元昌也就是他七叔的亲王开刀。李元昌横脸坐在粮仓,硬是不许,声称要拿粮就先从他身上踏过去,先礼后兵之后的李恪被逼得无奈,最后硬是一拳击倒李元昌命令其手下开仓取粮。其胆魄与果决令人欣赏!

 
第三个场景当是李恪与阿史那云的那段悲情相恋。李恪在历史上本就够悲情了,导演硬是在剧中还给他搞了出凄美爱情,殊为不解。阿史那云乃北方匈奴部落的首领之一突利之女,跟李恪还是表兄妹关系。两人相识倒颇为浪漫,相恋也为刻骨铭心,可惜最终阿史那云却离李恪决绝而去,理由只是为了让李恪这只雄鹰的凌云壮志更好地得以实现。当阿史那云躲在帐篷后面,看着心爱的人渐渐远去,悲痛欲绝的她只得在荒凉的大草原中声嘶力竭地喊着自己心爱的人的名字。可惜,这注定是一曲爱情悲歌。

 
第四个场景即为,当李恪最终明白岑文本背叛他秘密潜入魏王府处心积虑十二载原来是为了帮他连根拔掉魏王和太子一党之时,李恪满心愧疚含泪来向此时已奄奄一息的岑文本谢罪,而岑文本也是含泪要李恪答应他一件事,即,以后他不要再存天下之志。李恪犹豫了很久,虽然最终还是答应了岑文本,但他黯淡的背影之下却依然抱着一颗不死的心。接着就是剧中出现一段话外音,一个任何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早已知道的结局。到此,剧中李恪谢幕!
我观看《贞观长歌》,与其说想了解这段历史,倒不如是在等待李恪的悲情谢幕;与其说在欣赏聂远的一人表演,倒不如是发自内心地在欣赏李恪的那种卓群气质;与其说在感慨这个名叫李恪的人,无论历史还是电视剧中,倒不如是我在自恋地与他进行超越时空的惺惺相惜,为他赞,为他慨,为他叹,为我励志,为我图强,为我自省!

是的,自省。电视剧中的李恪,有一点很让我不太爽的,也正是导演传递给电视观众李恪为何最终不能继承大统的原因就是,他太争强好胜,太锋芒尽露,却从不懂收敛克制,韬光养晦,从而做不到更悟不到以不争为争,以无为成为。编剧极大的篡改了皇九子也就是后来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性格,一个历史上生性怯懦平庸的人倒成了清朝皇四子胤禛的翻版,把他竟然刻画成了一个大智大忍大仁的皇子,而把本性暴躁乖戾的废太子变成怯懦平庸,这一点不太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最好不要被其误导。

那么历史上的李恪果真也是如此吗?还是有点可能的。从太宗的一份给李恪的书诫:

“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若吴王恪真是个本分的人,心不存一点野心,太宗也不必如此费尽苦心地告诫他。

不过,虽然此文标题冠以“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以夺人眼球,但是稍懂点历史的人只要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谁都知道李恪即便再有才也永远当不了太子,这一点我想包括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故,如果这一切要是成了理所当然的毫无遗憾,那么这个“最为悲情的王子”的帽子就没那么炫目了。原因有四:

一、李恪非长孙皇后所生,即,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按照封建礼制,长幼有别,维护正统,这是一个上自皇族下自黎民普天之下的一个规则,凭李恪一人所谓才德很难逾越。故,仅此一条,李恪本身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就不大。

 
二、至尊至贵血统却是大祸。李恪之母杨妃乃隋炀帝之女,母妃前朝公主的身份是的李恪登位的机会更为渺茫。若杨妃不是隋炀帝之女,凭着李世民对她的宠幸或可废长孙而立她为皇后,而这又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杨妃的身份。

 
三、太子一党实力太厚,根基太深。历史上的夺太子之争,其实说穿了就是,长孙家三个外孙之间的竞争而已,有长孙无忌这个大树在,李恪登储的阻力又何其之大。所以,即便一些大臣甚至李世民他自己都认为李恪才堪大用,有帝王之象,而李治怯懦平庸,也不得不考虑长孙无忌士阀集团的势力。

 
四、退一步讲,李世民或有另一番考虑也未必可知。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找一个平庸一点的李治却能很好贯彻下他先前“偃武修文,抚国以静”的治国方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依着李恪之才,虽然也可使大唐更有鼎盛气象繁荣更甚,却未必不会效仿汉武大帝到处开疆扩图,好大喜功,国之利器遍地示人,最后让百姓不得安宁,而且谁又敢说,他不会成为第二个李隆基呢?
毛泽东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说过一句“李恪,英物也;李治,朽物也”,可是老毛临终之前还不是对华国锋说了一句:“你办事,我放心。”最终他也还是选择了个华国锋,而不是谁。历史就是如此的巧合,剧中是一个毛泽东似的李世民,而剧外是一个李世民似的毛泽东!

万事万物自有定数,历史也自有它的轨迹。李恪,一个大唐三百年最为悲情的王子,作为他个人来说是遗憾的,作为整个李氏皇室来说也是遗憾的(李治的无能与懦弱造就了武则天的专权,差点杀尽了李世民的后代),但是作为历史,却是精彩的,也是从来没有所谓的遗憾可言的。

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只要历史的存在,就永远有历史的精彩!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